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段木灵芝栽培技术

时间:2023-04-14 16:20:34 | 浏览:209

段木灵芝栽培技术汪 龙灵芝外形呈伞状,菌盖肾形、半圆形或近圆形,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,具有补气安神、止咳平喘的功效,用于眩晕不眠、心悸气短、虚劳咳喘。 现对段木灵芝栽培技术进行总结,以供参考。1 段木准备1.1 树种选择除松、杉、樟等

段木灵芝栽培技术

汪 龙

灵芝外形呈伞状,菌盖肾形、半圆形或近圆形,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,具有补气安神、止咳平喘的功效,用于眩晕不眠、心悸气短、虚劳咳喘。 现对段木灵芝栽培技术进行总结,以供参考。

1 段木准备

1.1 树种选择

除松、杉、樟等含油脂类树种外 , 一般树种均可栽培,以壳斗科栎树、山毛榉科栗树、槭树科枫树等杂木为最佳。

1.2 树木砍伐

秋末冬初树叶变黄、树液回流后,砍伐野外适宜树种及其枝丫,去除直径小于 2 cm 左右的细枝,运至栽培场地或附近,风晒至 6~7 成干待用。

2 菌棒培养

2.1 装袋制棒

将树材削去尖角、毛刺,锯成 15 cm 左右段木,装入规格 18 cm×36 cm 、 厚 0.05~0.07 mm 的聚乙烯菌袋中,用细绳扎紧袋口,制成段木菌棒(袋料)。 树木直径大于 10 cm 的,要劈开装袋,以利于灭菌消毒及灵芝菌丝快速萌发生长。 装袋时要注意粗细段木搭配,装实、装圆满,不能扎破菌袋。 同时,为便于搬运、堆放、消毒,菌棒再用透气的蛇皮口袋装盛,每个蛇皮袋装盛24 棒,直接堆放于事先准备好的灭菌灶(台)中(上),等待灭菌。

2.2 高温灭菌

为减轻劳动强度、提高效率,要统筹选择制棒、灭菌、接种、养菌、栽培场地。 特别是灭菌场地,涉及锅炉安装、水流、燃料、电力供应、菌棒运输,必须科学规划、选址。 早年,人们使用木制灭菌灶或砖砌灭菌灶灭菌,这 2 种方法费时、费力、费材料,单次灭菌量小,不宜推广。 近年来,人们直接将菌棒堆垛用耐高温农膜、帆布覆盖,使用锅炉蒸汽灭菌,效果很好。 具体方法如下:选择地势平坦(最好有水泥地坪)的场地 80 m 2 左右, 用直径 10 cm 以上木棍或足够强度钢管搭设支架45 m 2 以上,支架上整齐堆放用蛇皮袋装盛的菌棒 10~11 层,将锅炉蒸汽管道引至支架下适当位置,堆外用耐高温农膜和帆布覆盖。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,装盛菌棒的蛇皮袋在堆放时相互间要留有 1 cm 左右的空隙,最下层要与地表保持 10~15 cm 距离, 堆外与地表交接处农膜及帆布要留有 50 cm 以上余地, 并用泥土压紧压实,做到严实密封不透气(预留 1~2 个透气孔,但在开始输送蒸汽时透气孔要先行堵实,待到膜内蒸汽明显过足,农膜鼓胀欲破时打开透气孔适度排气)。 堆垛外设置 2 个以上锅炉,专人负责蒸汽用水和燃料供应, 专人负责锅炉燃烧供汽并随时检查农膜是否漏气,确保灭菌期间蒸汽输送不间断、不泄露。 根据经验,灭菌期间要先用大火、猛火,向菌棒堆垛提供迅猛的蒸汽,使堆垛温度快速升高,及早达到 100 ℃ ,然后保持温火。 在不间断输送蒸汽、覆盖农膜不漏气情况下,经过 84 h 左右,透气孔总是被蒸汽冲开时,说明45 m 2 面积、堆放 10~11 层、约 40 000 棒菌棒基本完成灭菌。

2.3 接种培养

接种一般在冬春季气温 20℃ 以下时进行。 灭菌后的菌棒温度下降到 30 ℃ 以下时,移至接种棚,用塑料布围起来 。 因接种箱体积有限,接种时应视接种箱容量及每袋菌种接种菌棒比例装盛菌种和菌棒, 留足操作空间。 一般每箱每次装盛菌种 2~3 袋、菌棒 35~40 棒。 菌种、菌棒进箱后,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“优氯净”熏蒸消毒 30 min 左右,在接种箱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。 为提高工作效率,每名接种人员最好配备 2 个接种箱,确保消毒时间及不间断接种。 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以后,要佩戴口罩、手套,双手要用 75%乙醇进行擦拭消毒。 接种时,接种人员双臂伸进接种箱,在接种箱内解开菌棒扎线和菌种袋,将菌种掰成小块状,快速放入菌棒扎线一端木料间隙,迅速扎紧菌棒扎线,仍然放在接种箱内。 一箱菌棒接种完毕,快速将菌棒装入蛇皮口袋,缝扎好蛇皮袋口,移入培养棚堆垛养菌。 菌棒养菌堆垛一般为 7~9 层,堆放时菌棒间要留有适当缝隙,以防菌棒堆垛中间温度过高引起烧堆,内外温度不一不利于均匀走菌。 整个接种期间, 参加接种的人员一定要有无菌意识和安全意识,接种时严禁吸烟、饮酒,禁止大声说话、随意走动。 接种工具要一直保持在无菌容器里,禁止随意乱放。 接种完成后工作人员退出接种室,再用“优氯净”对接种室、 培养棚及菌棒进一步消毒。 培养棚要求洁净、通风、遮光,温度控制在 15~28 ℃ ,湿度控制在 50% 左右。 接种养菌 50 d 左右,菌棒菌丝一般发展到菌棒的一半以上,此时可能会因菌丝生长及外界温度影响造成菌垛内部温度过高,应视情况进行翻堆,调节菌棒温度,确保正常走菌。 一般经过 3 个多月,菌棒基本长满洁白菌丝。 当菌棒表皮长出浅黄色菌皮(转色)、菇原基显现、手压菌棒感觉些许弹性时,说明菌棒养菌完成。 当室外温度适宜时,即可移植到大棚栽培。

3 大棚栽培

3.1 场地选择

根据计划栽培棒数, 按栽培 8 000 棒应建设大棚0.067 hm 2 、使用田块 0.07~0.08 hm 2 的比例,选择相对集中连片、高差较小、单个田块面积较大且形状规则的田块,以提高土地利用率。 同时,应注意避开工业、农业等污染源和牲畜危害, 应注意选择有清洁水源、排水顺畅、交通方便、近 2 年以上没有栽培过灵芝的田块,提前开挖排水沟,整平地面,保持田土湿润。

3.2 搭棚整畦

栽培田块选择后、菌棒栽培前,在整片田块上用竹竿搭高 2.8~3.0 m 的水平棚架, 棚架上用遮阳网覆盖,棚架四周用遮阳网围住。 水平棚架下搭建宽 4.5 m 、高 2.6 m 的镀锌钢架拱棚,拱棚外覆盖无滴膜,拱棚四周挖好排水沟。 拱棚下田块做成畦状,畦宽 1.6 m ,畦高 10~15 cm ,畦沟宽 30~50 cm 。

3.3 栽培灵芝

5 月菌棒养好、菌棒转色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