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4-14 16:28:11 | 浏览:232
始兴县森林资源丰富,不少山区农民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,大力发展灵芝种植这一林下经济,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,走出一条致富路。
隘子镇土地肥沃,气候温和,属中亚热带气候,雨量充沛,适合各种林木、菌类生长。隘子镇现在有灵芝种植户60人,种植面积大约有1000多亩,张明桥就是其中一户。
来到张明桥的灵芝种植基地,笔者看到工人正在为灵芝接种而忙碌着。张明桥告诉笔者,培育灵芝一般需要椴木和米椎树,木材都是从外面买回来的。张明桥有十几年的灵芝种植经验,灵芝的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,木材锯成相等的长度,将木材封袋,再把木材放入高炉内,用一百多度的高温对木材进行48小时的消毒、去杂菌,完成后就可放入灵芝菌种进行培育了。
张明桥告诉笔者,种植灵芝,环境一定要好,不然灵芝生长不出来,始兴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种植灵芝,而且灵芝的价格一直都比较稳定,销售也还不错,是一条致富之路。
“一斤是280左右,今年可以增收二三十万,灵芝价格很稳定的,一般就是珠三角游客购买,还有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。”张明桥说。
【记者】潘俊宇 见习记者 唐音
【通讯员】罗芸
【作者】 潘俊宇;唐音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始兴县森林资源丰富,不少山区农民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,大力发展灵芝种植这一林下经济,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,走出一条致富路。 隘子镇土地肥沃,气候温和,属中亚热带气候,雨量充沛,适合各种林木、菌类生长。隘子镇现在有灵芝种植户60人,种植面积大约有
本溪桓仁被誉为“中国野山参之乡”。 李晛 摄本溪桓仁被誉为“中国野山参之乡”。 李晛 摄中新网本溪7月18日电 (李晛 戴梦岚 禹瑞斋)“我爱好人参,我的心愿还没有满足,我要继续创新!”记者17日在辽宁本溪桓仁采访时,偶遇73岁仍在人参工厂
来源:【江西日报-江西新闻客户端】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吕玉玺)4月13日,在余干县康山垦殖场大湖口分场鹏辉稻虾共作养殖基地,农户正在捕捞小龙虾。近年来,余干县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潜力,优化产业结构,引导农户采取“基地+合作社+农
“软黄金”串起生态经济链,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同时妙治粪便污染。沈北新区财落街道营盘村党支部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第一发展目标,与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,将村内牛羊等畜牧业粪便变废为宝,以“畜牧养殖—粪便—蚯蚓—有机肥—农业种植”循环农业模式建立蚯蚓养
仲夏时节,走进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甜水满族乡李家村的谢家农场,群山连绵,青翠入眼。“这就是我们种植灵芝的大棚,你们来得真巧,灵芝正喷粉呢!”女主人刘娜一边热情地介绍,一边带着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了灵芝大棚旁。只见朵朵华盖上升腾起的孢子粉,
即将成熟的凤梨。 李嘉伟 摄即将成熟的凤梨。 李嘉伟 摄中新网宁波9月7日电(林波 李嘉伟 王笑)这几天,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灵芝孢子粉和凤梨正在热销。从2021年6月至今,宁波市江北区晨源灵芝专业合作社首批陆续成熟的5000多斤凤梨已被销售
壶关县石坡乡仙居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虹鳟鱼养殖、灵芝种植和农家乐发展的有声有色,有效地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。 韩振宇摄
大棚里的灵芝长势喜人。 刘伟华摄金秋,正是收集灵芝孢子粉的时节。在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五道江村,今年灵芝喜获丰收,大家正忙着采收灵芝孢子粉。记者走进灵芝种植大棚时看到,灵动娇俏的灵芝长势喜人,种植户正通过风机收集灵芝孢子粉,在风机呼呼的声响中,
横县镇龙乡那旭村仿野生灵芝喜获丰收。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韦江 摄广西新闻网横县6月1日讯(通讯员 韦江)6月1日,在横县镇龙乡那旭村仿野生灵芝基地内,茂密的松树林里,一株株肥嘟嘟、肉乎乎的灵芝格外引人注目。基地里的村民们也在采摘、清理、搬运.
村民采收灵芝孢子粉□楚天都市报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魏学建二亩半的灵芝大棚,采收1200公斤孢子粉和数千公斤鲜灵芝,市场供不应求,每亩地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,是种水稻的50多倍。在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杨家湾村,扶贫工作队经几年摸索,选择高技术
灵芝介绍灵芝又被称作神仙草、灵芝草。属于担子菌纲,多孔菌科,灵芝属。灵芝,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吉祥、富贵、美好、长寿的象征。历史上由灵芝演化来的如意是我国特有的吉祥器物。象征着国泰民安。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观赏灵芝和药用灵芝两种类型。观赏灵
记者2月18日从市交通运输部门获悉,自2月13日启动疫情防控期间返岗复工农民工包车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以来,阜阳市已累计完成农民工包车运输35趟次、运送862人。其中,颍上县12趟次、316人;临泉县10趟次、254人;和县3趟次、59人;界首
野山参连接的致富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7月18日,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天桥沟景区,一棵生长了8年左右的“野山参”。据介绍,这里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野山参基地。在当地,种植的野山参是指在撒种之后,在原始的深山密林中不加人工干7月18日,辽宁
当你看到身边的人依靠运输行业富起来的时候,你也有动心过,但是你却没有做出改变,依然处在现在铁饭碗的位置上,其实那些靠做生意发展起来的人,他们在最开始也有犹豫,也担心自己会不会没有办法有很多的收入,但是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,剩下的就只剩下大笔
为了改善生活,闫树文去了当地一家养蜂场当免费学徒,学习他们管理蜂群、采蜜、育王、生产蜂王浆等多项技术,这一学就是4年。 闫树文供图 摄中新网太原5月15日电 题:山西一养蜂人的“甜蜜”致富路:“赶花”路上的游牧生活作者 刘小红今年42岁的闫